编者按:旅游作为一种绿色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安宁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有的人文景观,历届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宁区已形成了“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大生态旅游格局,文化旅游异彩纷呈,旅游收入逐年递增。2016年,安宁区旅游接待总人数44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38.04亿元,2015年,成功入选“亚洲金旅奖·首批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随着第三十四届桃花节的开幕,安宁区将再度迎来旅游黄金期。2017年,安宁区将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抓手,按照一产抓品牌、二产抓创新、三产上规模的原则,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其中将力争完成旅游人数525万人次,旅游收入39亿元的发展目标。
大西北网讯 (记者张小燕)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4月的安宁,妖娆无限,踏着春的鼓点,安宁区再次敞开怀抱,喜迎八方来客。走进安宁堡,随处可见色彩鲜艳、风格各异的农家乐广告招牌,走进寿山大院,一个个火红的灯笼在春风中摇曳,青砖白墙飞檐斗拱的仿古建筑,恍若进入江南水乡。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开始于1984年的首届桃花会到如今的桃花节,数十年间,莫高酒业、雪花啤酒、九州通医药、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等一批产值千亿元、百亿元、十亿元的总部经济和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安宁“桃花经济”完成了两部曲式的华丽转身。
从原生态的美艳桃花,到现代服务业的文化符号,再到特色集群产业,以花为媒,以旅助农、城乡互动的“桃花经济模式”,让安宁将一株桃花与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演绎得淋漓尽致。
桃花运
催生兰州旅游业上档升级
4月的兰州,春风扑面,桃花纷飞,一波又一波的游人来到仁寿山下,赏花品茗吃农家饭。
“安宁堡种桃历史悠久,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兰州焦桃被列为贡品,因此安宁也成为全国著名的桃乡之一。每年暮春时节,十里桃乡“处处桃树红霞飞,片片桃花吐芳菲”。晚清以来,安宁桃林渐为人知。当时观花者多为才子佳人和达官显贵。清乾隆年间,兰州举人江得符曾写诗赞道: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至民国时期,随着这一带住户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宁桃花才为众人所观赏。此后,安宁桃园便成为兰州市民春游赏花佳地。每年春末以安宁堡为中心,车水马龙,众多文人墨客流连树下,饮酒赋诗,留下无数佳话。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师范大学迁十里店,一些大、中、小学生集体春游,形成松散的桃花会。1984年,旨在宣传兰州,宣传安宁,由市、区人民政府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会和物资交流会。此次桃花节拉开了安宁桃花经济的大幕,游客比肩接踵,车辆排成长龙,餐饮、娱乐等消费供不应求。在此带动下,群众经营旅游的意识迅速提升,从最初的摆茶摊,到响应政府号召开办农家乐,再到自掏腰包新建、扩建,当地群众思想意识悄然发生改变,农家乐持续火爆。
2003年,依托桃花节,安宁区政府又举办了“蟠桃会”,每到鲜桃上市,前来娱乐休闲的客人除品农家乐外,还能自由地在桃园里采摘仙桃,真正实现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实景式城市休闲娱乐服务目标。安宁桃品种丰富,其中以迟水桃、紫桃、京红桃、白凤桃、离桃水蜜、六月桃等品种最为著名,至每年10月,安宁桃才开始谢市。因此,安宁农家乐从每年4月桃花盛开之时,一直可持续到10月底,成为当地人致富的法宝。
走出寿山大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仿古明清建筑。青砖白墙、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一个个高悬的大红灯笼,犹如江南小镇。“依托桃花会开展的农家乐虽然风生水起,但依然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区,安宁堡农家乐提升工程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对寿山大道西侧原有的零散、破旧的个体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进行统一化、标准化设计,改为明清仿古四合院,如今,被誉为五星级农家乐、西北小江南的数十栋仿古建筑成为安宁区又一大旅游景点。
以花为媒
旅游节签约154亿元
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安宁的桃与桃树,被赋予了经济开发、生态建设以及文化拓展等多重应用功能,不仅成为安宁的独特风景和独特资源,更成为解读安宁的形象名片。
从赏花到摘桃,持续近8个月的桃花节如今已成为成融赏花、旅游观光、经济贸易、对外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盛会,并以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名扬全国,成为安宁甚至兰州对外开放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桃花,已然成为了安宁的形象之花,经济之花,品牌之花。
今年70岁的朱大爷至今还记得安宁区首届桃花会的情景:“人特别多,一个挨着一个,摆了十几个凳子的小茶摊,从早到晚游人就没间断过,没有凳子干脆就站着,从那以后,政府开始每年举办桃花会,当地的农民也把摆茶摊改开农家乐,呵呵,生意个个火,现如今,桃花会成了招商引资的绝佳平台,每年都会有不少大项目在安宁落地,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安宁区的城市形象得到改观,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安宁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桃花,给安宁带来的是富足、安逸。”
从桃花会到桃花节,再到蟠桃会,让安宁堡这个从传统农业向独具特色现代观光旅游业过渡的乡村,充满了勃勃生机。花是灵魂,桃是支点。桃花聚集了人气,也聚集了商气,安宁因花而兴,因桃而辉煌,桃花节搭建起来的大舞台,不仅带来了金灿灿、沉甸甸的财富,也为安宁的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招商引资洽谈会成为每年桃花节上的重头戏。桃花节已成为融文化交流、旅游推介、招商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节会,是展示兰州崭新形象和安宁跨越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十三届中国兰州桃花旅游节共执行签约项目12项,总投资额达154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商贸旅游、生态文化、现代工业等领域。
作为全国闻名的四大蜜桃生产基地之一,安宁既是一块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的宝地,也是一片产业多元、利于发展的灵地,更是一方投资兴业、聚宝集财的福地。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充裕的资源要素,使这方热土处处蕴藏着希望,奔涌着商机,流淌着财富。
依靠优势、把握机遇。作为安宁旅游板块的重中之重,一个旨在打造一流的、高品位的旅游服务项目——仁寿山文化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就是让安宁旅游再上档次,由单纯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单一旅游发展向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转变,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关键是把软实力硬化,使文化资源变为旅游资源,落实到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有文化有旅游才有产业,有了深厚的文化才有更好的旅游市场。”安宁区旅游局人员表示。
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
“安宁模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桃树对推动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功不可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安宁区旅游业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以兰州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都市文化产业区和旅游大景区为契机,近年来,安宁区充分利用区域良好的文化优势和自然特性,深入挖掘历史、自然和人文资源,着力凸显安宁品位,不断丰富品牌内涵,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生态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安宁历史、民俗、宗教和山水文化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经济转型发展的“安宁模式”。打造了北滨河路、安宁东西路等一批城市道路绿化的精品亮点和兰州植物园、安宁银滩小游园、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寓言广场、丁香园等一批游园景观,并通过“夸父追日”、“月光四溢”等节点景观设计,整体提升安宁生态文化园的景观效果。打造特色节会品牌。广泛利用和推广区域文化中深层而厚重的文脉,通过成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和谐之春”、“夏韵畅想”、“冰雪旅游节”、“菊花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大提升了社会对安宁的认知与认同感。挖掘和保护区域文化资源。一方面,依托科教文化区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历史、自然和人文资源,组织编写《驿站盛世》、《沙宫传奇》等文化精品演艺剧本,深入开展《文化安宁》、《沙宫之梦》、《情系桃园》等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安宁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仁寿山、文溯阁《四库全书》、兰州文庙等人文景观和万亩桃园、百年梨园、湿地公园、黄河风情线等自然景观,有力推动了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同时,深入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兰州鼓子传习所和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以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活动。
以“全景安宁”理念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形象推进全域统筹形成板块联动
积极融入兰州市黄河大景区建设,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生态优势,分区域精心布局,打造“八大旅游板块”,积极推进安宁“一日游”向“两日游”和“多日游”转变。以四库全书馆、兰州国学馆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九州台森林文化公园,打造九州台人文旅游板块;以大青山滑雪场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大青山生态运动游乐园,打造大青山运动旅游板块;加快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建设,实施安宁堡农家乐提升改造、桃花源和恐龙谷等项目,打造仁寿山—天斧沙宫民俗旅游板块;以银滩湿地公园、中华人文始祖园为依托,充分利用人文、山水、景观的有机结合,打造黄河湿地旅游板块;以莫高酒庄红酒博物馆、雪花啤酒生产线为依托,打造园区工业旅游板块;以生命之源、安宁生态文化园、西北出口综合整治工程为依托,打造集参观、游览、观光、餐饮等为一体的滨河风情旅游板块;以“八大商圈”为依托,培育精品购物旅游板块;以师大彩陶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及其主题公园为依托,打造科普旅游板块。
2016年,安宁区委区政府对仁寿山公园景观工程和游览及娱乐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建设,建设大型游客接待中心、游客体验区、停车场、游客休憩场所、旅游厕所、道路绿化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公园内福寿文化园和桃花源城市规划馆的建设,重点推进仁寿山景区的数字化工程。同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推进十里桃园、百年梨园及周边星级农家园等景区(点)的深化开发,不断丰富仁寿山旅游资源。如今,仁寿山公园已经成为兰州市区旅游的知名地,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助力农村经济。扎实开展农家乐“治乱、治污、治违、治无证经营、治安全隐患”工作,力争在安宁桃花节前,“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关停一批、个转企一批”。目前已完成农家乐门头牌匾、外立面效果的统一设计和改造提升。80%的农家乐完成了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明厨亮灶”改造。试点安装农家乐新型公厕3座,使安宁农家乐得到全面规范提升。
坚持龙头带动打造优势品牌
始终坚持统筹谋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文化旅游品牌体系,使安宁文化旅游具有更鲜明的总体品位和整体形象。一方面,培育核心景区。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天斧沙宫地质公园建设,注重挖掘景区内历史文化资源,把丝绸之路文化注入景区当中,打造特色鲜明的安宁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另一方面,着力实施“生态宜区”工程,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着力打造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的生态环境体系。加快构建“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大生态格局,对辖区主干道实行树木修剪美化、布置鲜花靓化、节点立体绿化的“三化”工程,绿化覆盖率达到3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3.4%,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区”。建成安宁生态文化园、仁寿山森林公园生态水系、湿地公园改造扩建、九州台区域景观提升等一批城市绿化景观工程。着力打造西北出入口、北环路沿线绿化景观,持续推进北山工程造林、城市道路绿化和小游园建设,引导实施校园绿化、机关绿化、企业绿化、小区绿化,城市景观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加大洪道整治力度,建成防汛预警和监测信息平台。坚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战攻坚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实现“五连增”。对61处黄河排水口进行综合整治,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有效改善黄河安宁段水质。
良好的旅游环境使得安宁区旅游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16年,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44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38.04亿元。并成功入选“亚洲金旅奖·首批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形象
针对一产萎缩、二产偏重、三产总量不大的现状,安宁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结构调整为突破,以商贸和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
在都市农业方面。讲积极发挥“桃品牌”优势,注重传统优势与现代消费生活方式的结合,努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为现代城市增添了农家情趣。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引导农家乐经营户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丰富文化内涵,开展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着力将旅游示范村打造成一个集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观光、瓜果蔬菜采摘、绿色食品品尝、特色农产品采购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村和一处“世外桃源”。
坚持以商贸餐饮服务为载体,精心打造十里店滨河餐饮、培黎时尚购物、孔家崖精品消费、费家营便民综合、桃海主题购物、荣光高端特色、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沙井驿现代物流商圈等“八大商圈”,促进文化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彰显文化活力。同时,坚持以项目促产业的思路,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集中布局,建设新华图书物流园、飞天文化产业园、高新绿色印刷园区及热丽科技研发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助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着力培育工业旅游。积极扶持现代化新型工业项目和品牌企业建设,与莫高酒庄、雪花啤酒等企业合作开发工业旅游项目,促进文化与第二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全景安宁”的理念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形象,更加积极有效发和保护仁寿山温泉资源、天斧沙宫地质资源、九州台历史资源和黄河风情线生态资源,做优做大以中国兰州桃花旅游节为核心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山水呼应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树立“服务基地也是旅游景区”的理念,结合现有的环境基础,以旅游服务配套为重点,打造特色精品夜市和商业街,充分发挥旅游配套服务核心作用的同时,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发展文化创意与设计、节庆会展、文化艺术等产业,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打造知名文化品牌;依托高校资源探索发展以青年群体为主,以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健身休闲为核心,以体育用品业为支撑,以体育旅游、体育培训等业态为补充的特色产业聚集。加快建设完善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构建现代公共文体服务体系,推动文体产业事业同步发展。
实施“十里桃花”景观再造工程
作为兰州的一张名片,重整桃品牌成为安宁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十三五期间,安宁区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科教文化创新示范区;幸福城市建设行区。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完善、生态景观宜人、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安宁。
其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方面,将进一步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区创建成果,更加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稳步提高城市绿化率,全面提升兰州市“城市肺叶”功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体系。实施桃产业保护和“十里桃花”景观再造工程,全力保护桃品牌,精心打造桃景观,推广宣传桃文化,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保留城市记忆。统筹做好水、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保护黄河流域安宁段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施河洪道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将河洪道两岸打造成为市民休闲观光带。
在项目建设方面,继续实施白凤桃“上山、进沟、稳川”工程,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安宁白凤桃品牌,努力扩大白凤桃种植面积。在乡村旅游方面:将甄选旅游专业村1个。申报星级农家乐,开启智慧都市休闲旅游建设,积极联合甘肃电商谷网上平台,将农家乐地址和电话列入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实现乡村游导游、导航、导购。开展“走出去”战略,到兰州近郊县区、省内或国内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开展智慧旅游网上营销工作。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全面提高安宁区旅游文明程度,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旅行社诚信经营。及时接受旅游咨询投诉,达到投诉办结率100%,规范宾馆饭店、景区(点)、旅行社的行业经营行为。
在行业培训方面,开展农家乐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培训。二是开展宾馆、饭店、旅行社从业人员培训。使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全员培训率达20%,旅游部门管理人员及企业主管培训率达到100%。
旨在通过多种措施,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优势、魅力和活力,充分展示安宁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有的人文景观,力争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达到旅游人数525万人次,旅游收入39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