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北京某高校,学生在操场上排队打卡跑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大西北网讯 近年来校园长跑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体质问题持续引起社会关注。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将对2016级本科生的课外锻炼实行运动打卡考勤,未完成规定次数,将影响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学生中实行运动打卡,此前已有一些高校试水,而在执行过程中,也伴随着学生对运动被“强制”的质疑,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学生运动需打卡记次
北师大在刚刚发布的《关于落实我校开展本科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通知》中提出,大一学生每学期要在校内具备打卡考勤条件的运动场所自主锻炼不少于30次,大二及以上年级的学生,每学期不少于15次。而且,早晨的自主锻炼时长每次不少于20分钟,其余时间的自主锻炼时长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通知》要求,未完成学期课外自主锻炼次数的本科生,不得参与所在学年的三好学生等综合类奖学金,所在学期修读的体育课程成绩以缓考记录,待补足锻炼次数后予以补录。
学生质疑“纳入评优”
在学生中实行运动打卡,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试水。
清华要求学生参加跑步锻炼,并且要“刷脸”3次完成打卡,甚至还为了配合学生更好地完成,推出了专门的APP。武汉大学也通过一款APP对本科生的环跑进行核算,考核计入体育成绩的20%。
据媒体报道,去年,北京建筑大学就曾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定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及路线范围内跑2000米,还在路线上设3个打卡点,每跑到一处就需打卡,而且打卡机还会自动拍照。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要长跑锻炼打卡30次,否则体育课成绩将被记为不及格。
以这样的方式要求学生参与锻炼,并且完成度要与学业成绩、评奖评优挂钩,在高校执行过程中,有学生吐槽表示,运动应该依靠自觉,有一定自由度,学校此举,有一种“强制”色彩,这就会让人觉得运动是为了完成任务,失去了运动的快乐和意义。
而且,还有学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学校的运动要求,实际上已在执行过程中被大打折扣,“因为时长限制比较宽松,所以有的人只是散散步、遛个弯儿就当作锻炼了,根本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追问
1 是否属于“强制锻炼”?
专家称大学生不运动,学校有必要引导,运动过程不应强制
一面是学生体质测试的不达标以致增加其运动量迫在眉睫,一面是学生对学校“强制锻炼”手段的质疑,高校此举是否真的让运动变了味儿?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当前很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都是以“宅”为主,长期不运动,怕累怕出汗,导致体质较差成为一种现象,“学校有必要引导,甚至采取措施,要求学生参与运动。”
2014年,为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扭转下降趋势,教育部曾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女生的800米、男生的1000米等都被列入必测项目,如不达标,将无法拿到毕业证。但是,在《标准》执行的过程中,接连有大学生在体测跑1000米时猝死。
储朝晖表示,这正是由于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直至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偏重于文化课,忽略学生的体育训练与体能培养,由此累积,导致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运动,体质偏差,由此引发跑步猝死事件的发生。
“根据要求,青少年必须保证一周至少三次、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目前各高校的要求并不高。”储朝晖认为,就算没有国务院及教育部的规定要求,高校也应该有相应措施加强学生的运动量。
但是他建议,学校不应对运动过程进行强制要求,打卡应该只作为一种要求形式,要让学生有选择余地,“应该通过更多的运动形式、活动、奖励机制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
2 如何保证有效执行?
目前存穿轮滑、给跑步APP“越狱”现象,有高校称会抽查
高校也表示,在执行过程中,打卡系统的投入,学生参与的监督,以及情况的统计管理,也都面临着一些困难。
有学生反映,有人为了快点完成任务,会穿着轮滑鞋去,还有骑自行车、滑滑板的。甚至有的学生还专门给学校要求安装的跑步APP“越狱”,以至于日常走路、上下楼梯都被计算成了运动量。
另外,由于学校要求学生进行运动的时间比较集中,打卡地点还出现排队打卡、人流阻塞的问题。
面对这些“BUG(缺陷)”,武汉大学安排了老师及学生会成员进行抽查。而北师大在推行这项方案之前,校领导曾专门邀请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会议探讨执行的可行性时,谈到打卡及器材问题时曾表示,学校会在每个路口装5-10台打卡机,便利同学们打卡。
虽然执行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北京建筑大学的一名相关教师表示,跑步打卡实行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的总体合格率基本能达到90%左右,还开始习惯早起。根据任课老师反映,每天上午的第一节课已很少有人迟到了。
3 是否因为影响招生?
未达标准高校将取消学校体育训练队的招生资格
根据北师大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学校男生的体测达标率均未超过90%。而我国出台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等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必须记入学生档案,且及格率必须要在95%以上,对于未达到标准要求的高校将取消学校体育训练队的招生资格,并在全国进行公示。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只是对体育锻炼成果的一个反映,提高体测达标率不仅仅是为了学校的荣誉,主要还是希望通过督促大家锻炼,让同学们养成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保障身体健康,“这个实施方案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如果最后没有激励或者挂钩措施,大家都能主动地去锻炼,那这个制度当然也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