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会用语句形容时间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作家写道,“时间即生命”。而在郭素萍眼里,自己的爱人李保国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甚至忘记了生命。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今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噩耗传来,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表达了深切的哀悼。
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我们来到了李保国位于河北农业大学的家。经历了这漫长的一个月,郭素萍悲伤又坚强。她对我们说,如果还能跟李保国再说说话,她很想告诉他:自己理解他,并且十分想念他。
【网络媒体走转改】家人眼中的李保国:和时间比赛的一生
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李保国几乎天天奔波在路上。(资料图片)
为了工作,他可以拼命
走进李保国教授的家,屋里布置得整洁干净,绿植葱郁,仿佛一切如旧。
“他太忙了。”坐在屋里,一幕幕场景仿佛重现在郭素萍眼前,三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工作,没有人比郭素萍更了解李保国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素萍和李保国是大学同学,从1981年结婚起,他们一起生活了35年。“他这辈子最爱的就是治山,最高兴的就是看着山里的百姓在他的帮助下富起来。为了治山他不求名不求利,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也顾不上照顾家,一生和时间赛跑,只想做得更多。 ”郭素萍对我们说。
她陪李保国走遍了河北的山山水水。因为常年奔波,生活没有规律,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李保国先后患上了重度糖尿病和重度疲劳性冠心病。平日里,李保国开车往返奔波,郭素萍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替他接电话,打电话,到基地,把药准备好,看着他吃下去。
“我阻拦不了他继续拼命,只能跟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出门我一般都带够一周的药量,有时候事儿连成串儿,超过一周了,就得回保定取,然后坐火车再赶回去。”回忆往事,郭素萍悲痛万分。
“在家多休息吧,别这么拼命了。”周边的人也纷纷劝李保国。郭素萍也劝,总是催他上医院,可他却说:“人活着时要有事干,没事干,不就精神空虚吗?你不知道我在底下跑着有多享受。”
夺走李保国生命的心脏病,是在2007年确诊的。心脏造影显示,他75%的血管狭窄,心脏支架都做不了,因为根本就没有能放支架的地方,只能做搭桥。“一般医生宣布结果的时候是不让患者本人在场,为的是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但是我们家不一样,我特意叫着他一起听,就是希望医生能帮我劝住他,把节奏慢下来,稍微休息一下。”郭素萍说。
“不听话”的李保国那股子犟劲,常常让郭素萍十分无奈。“有一次在辛集辅导后,他突发心梗,医生挂了个‘绝对卧床休息’的牌子在他的床头。可是医生一出去,他就把那牌子翻过去了,住了没几天院,就坚持出院,依旧像原来一样工作。”这之后,学校领导也给郭素萍“下了死命令”,“保国走到哪,你必须跟到哪,他身边时刻不能离开人!”
就这样,郭素萍更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李保国。可就是这个大家认为的“需要绝对卧床休养”的人,只要是到了基地,见了农民,竟一刻也停不下来。“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做示范,精神百倍,一点儿也不像病人!有时我劝他慢一点,他总说,不行,这个点讲完了,下一个点还等着呢。”郭素萍回忆。
上山的时候,李保国生龙活虎,可是回到家,却连上四楼的力气都没有,从李保国家到儿子家,总共不到五百米的距离,李保国也会开车,“因为太累了”,郭素萍说。
从去年冬天开始,李保国的身体状况在变差,饭量越来越小,不吃荤腥,人也消瘦得厉害。“现在想想,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不知道这病的危险性,就是因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怕时间不够。”
李保国教授讲授技术通俗易懂,深受果农欢迎。(资料图片)
为了大家,他忽略了小家
结婚这么多年,可以说,是郭素萍用肩膀担起了一个家。在李保国去世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他在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天。就连春节假期,也只在家休息了一天。“家里的事儿他从来不管,人也顾不上。”
“家里的水电费在学校是最少的。”郭素萍说,即便李保国能有时间在家里,夫妻俩也没有太多时间交流,“因为工作太忙,他已经很久没有晚上8点以前吃过晚饭了。吃完饭,我抓紧干点家务,他忙着打电话安排事,或者看学生的论文。”
尽管如此,身为妻子,郭素萍其实很早就理解了李保国。
当年,郭素萍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是李保国工作上的搭档,夫妻俩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不得已,他们只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他们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所以当地好多村民管他们的儿子叫“小流域”。
“有个事到现在提起来我都难受。”郭素萍说,有一次学校领导去山里看他们,走的时候,儿子爬上了人家的车,死活不下来,哭着喊着说,要回保定,想上幼儿园。“没办法,我只好硬把孩子拽了下来。”
“我先后两次做手术,他都在山上,手术通知单都是我同事签的字。我和儿子确实为他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们一直理解他、支持他。”
结婚这么多年,李保国甚至连郭素萍的生日都记不住。郭素萍本不在意这些,但家里自从有了小孙子,一家人就想着过个生日,聚一聚,说说话。2014年11月的一天,大早起李保国就跟郭素萍说“祝你生日快乐”。“在儿子媳妇的百般提醒下,他终于是记得跟我说声‘生日快乐’,却忘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是过阴历生日的,那天根本就不是我的生日。”
后来,2015年在邢台岗底村,正好赶上了郭素萍的生日,在岗底村支书杨双牛的提议下,李保国终于给郭素萍过了一个生日,却也是他为她过的最后一个。
家里的事记不住,可李保国并不是没有亲情。“我父亲今年已90岁高龄,保国去世的消息一直瞒着他,因为在老人眼里,这个女婿比所有的孩子都好。”郭素萍说。还有李保国最疼爱的小孙子,爷俩的感情最深,只要李保国回家,他只让爷爷抱。只是李保国在家的时间太少了,幼小的孩子经常指着照片问“爷爷呢”,直到现在,孩子也不知道,疼爱他的爷爷再也见不到了。
今年3月7日,李保国在平山县参加省妇联举办的一个活动。活动上,一向专注事业到了“不近人情”程度的李保国,在现场主持人的“要求”下,“挤”出了自己长久以来积在心底的愧疚:“老婆、儿子,我爱你们,但是我顾不上管你们。对不起!”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说这样的话。”郭素萍缓缓地说。
农民的事儿他都挂在心上
留给家人的时间太少,李保国却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太行山区的乡亲们。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通讯录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号码是普通农民。无论何时何地,每位素不相识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他脾气急还有点倔,但对待慕名咨询的农民,却从来不慢待,有时接农民电话,旁边听的人都不耐烦了,他还在那里耐心地讲、说。”郭素萍说。
“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在李保国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这些都是农民打来的电话,实在听不清他们姓名,就这么先记下来。”郭素萍说,不管认识不认识、果园规模大小,只要咨询到李保国头上,“他就没有糊弄事儿过,都是真心实意地帮着解答,帮着管理。”
30多年,那么多次给农民实地指导,李保国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有时候反倒还要自己搭路费。郭素萍还记得,今年3月6日,为了江苏徐州的一位核桃种植户,夫妻俩早晨5点钟从家出发,到沧州高铁站坐高铁,到徐州后,饭没吃一口,直接到地里,实地讲解完后,又连夜往回赶。上火车前,那位种植户想请他们吃饭,李保国却坚决不去,嘱咐郭素萍到车站买了两桶方便面,便算是两人的晚餐了。
在李保国家里的书柜上,除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零散摆放的药瓶,我们还看到了一张用压膜封存的树叶标本。郭素萍说,这个标本保国保存了很多年,标本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行字:“拼将一死酬知己,裁红剪绿任由之”。
其实,大山里的果农们,都是李保国的知己。他理解他们,一心想着他们。朴实的农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农民教授”的喜爱。郭素萍还记得,一次在山区路遇交通阻塞,村民们听说是农大“李老师”,二话不说,拆掉自家土坯垒成的院墙,为他辟出道路;李保国走后,许多人带着自家的苹果、鸡蛋,说要送他最后一程……
“李老师给我们指导,从没收过我们一分钱,现在他走了,我们带点儿东西送他最后一程,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想起老乡们说的话,郭素萍泪水涟涟。
郭素萍说,李保国是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他希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为农民增收,改变农民的生活条件。“我觉得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就是他的理想,他也为了完成这个理想奋斗了一生。”
一辈子走来,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眼看太行山区年年披绿,李保国却离开了。“你怨他吗?”我们问郭素萍。她轻轻地摇了摇头:“不怨,我理解他。保国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是值得的。”
李保国去世后,几个都提出想把他的骨灰埋在山岭上的请求,郭素萍答应了。“因为我知道,保国活着的时候离不开山,离不开山区的人民,他死后,也愿意看着太行山变绿,看着太行人民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