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细心的市民都知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BP机(传呼机)曾经是颇为时尚的随身携带的电器通讯器材。那时,满街充斥的都是“bbbbbb”的响声,而人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听到BP机的呼叫,便会飞奔附近街边的电话摊点或IC卡公用电话,按号打过去和对方联系沟通说事。这种画面是当时街头的一道风景线。“人人腰别BP机,满街遍闻‘蛐蛐’声”,是人们戏称那时兰州城的形象比喻。而据记者调查了解,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兰州街头的IC卡公用电话亭已风光不再,而如何继续利用其价值成了市民关注的问题。
记者调查: 街头电话亭成小便点
7月23日9时许,为掌握采访第一手资料,记者骑着自行车沿西站由西向东向西关十字方向驶去。本来预想西津路上一定会有IC卡公用电话亭,可没想到尽管一路上.记者眼睛没放过一个“目标”,可结果直到西关十字,不仅没没见到一个IC卡公用电话亭。就连街边的商店的便民电话点也难寻踪影。如果不是采访调查,记者也不敢断然相信,曾经几乎百米内就有的IC卡公用电话亭.和星棋罗布私人电话点竟然“芳容”难寻。
西站街边一家杂货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公用电话他已经拆除几年了。“人人手上都有手机,谁现在还用街边固定电话?”这位老板回忆讲,20多年前店内的固定电话收入是小店的一项收入。不仅巷内的住户们频繁使用,就是南来北往行人也常常在这里打电话。而不少顾客打完电话后都会捎带会买些商品,那时老婆和他开玩笑,固定电话是店内的“迎宾小姐。”那时,办理一个固定营业电话点也不是随便就能办上,需要写申请到有关部门盖章签字,没有个半月时间甭想办上手续。然而,时过境迁谁也想不到,也就是20来年时间曾经的“宠儿”,“沦落”成了街头的弃儿。这位老板说完连连摇头,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进入城关区地界,记者很快发现双城门十字北侧路口有一个IC卡公用电话亭,那一刻忽然冒出如考古人员发现文物一般的心情。这个电话亭上方有中国电信的蓝色标志,电话亭表面有一层灰尘。而电话亭左右分别又设置了两个通信箱,这让电话亭刚好被“建成”了一个“小格挡”。而一侧打电话的区域仅能容下一人,记者试着南汽座机,电话里面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电话亭的前面流淌着黄色的尿液,周围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异味。电话亭旁边商店的一位员工向记者介绍,随着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逐渐谈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个电话亭同样和所有电话亭的命运一样。只不过这个电话亭地处夜市,又由于相对隔离的状态,所以被有的人作为“应急”场所。随后,记者又对市区其他地段的IC卡公用电话亭进行了实地探访,虽然没有这个电话亭如此“命苦”,但也都象“弃儿'一样孤零零守在街头。
市民建议:可否进行功能更新升级
IC卡公用电话亭既然成了城市摆设,又失去了利用价值,甚至还影响了市容市貌。那么,这些IC卡公话亭还有无必存在下去?就此问题记者随即采访了多位市民。
企业单位供职的张先生觉得,既然没用了就应该拆掉,一是维修需要花成本,同时还占用繁华市区宝贵的地方。他认为,C卡公用电话亭落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人们应该为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感到自豪和高兴。私企业主王先生以为,现在大家都人手一部或多部手机,根本用不着去电话亭打电话了。电话亭自然就失去存在价值,并且大多IC卡公用电话亭已破旧不堪,与日新月异城市形象不仅相去甚运,并且已经成了街头大煞风景的设施。但其依然有利用的方面,她建议是否可以改变成街头便民设施,现在智能手机很费电,人们外出时经常会找不到充电的地方,如改建成手机充电器小亭,能起到便民的作用。社区工作人员李女士则建议,公用电话不必拆除,可以转变为报警装置,以备不时之需,虽然用的人也很少,但有它的存在也许就多了一层安全的保障。商业单位工作的赵女士说,不能因为大家都用手机就废掉公用电话亭,这是最基本的公共通信保障,也是法律法规要求通信企业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事业单位供职的陈先生建议,能否像机场的IC卡公用电话一样,能来查询资讯信息。采访的市民观点各一,总的来说,只有少数个别人认为需要拆除,多数被采访人还是认为IC卡公用电话,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必要保留,但需要进行功能服务上的更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