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病找病 其实都是“心病”
现在的人们对健康很关注,报刊、电视、网络都在讲健康,看的多、知道的多了,难免有人“对号入座”,怀疑是不是哪里出了毛病。有些人甚至多次挂专家门诊、反复化验检查,虽然各项指标都正常,他们却很不满意,坚信自己有病。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心病”,实际上,这些人是被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所困扰,也就是所谓患了“疑病症”。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各阶层均反映压力过大,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疾患。其中一种特殊的心理疾患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这些人本来没有身体上的病变,却坚信自己有病,严重者居然一天做五次心电图。这些疾患虽然各有名称,但统称心身疾病。
名词解释:疑病症,是一种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由于预期担心或相信自己患严重躯体疾病而痛苦、焦虑并到处寻求帮助,如屡次盲目就医等。
“没病找病”各大医院做检查
王先生在一家媒体工作,生活平顺,做事认真,比较爱计较。两年前他曾感冒、发烧过一次,近一年来也没有什么明确原因,总是觉得身体有问题,说不出的难受,但单位体检、各种医学检查都很正常。王先生不相信检查结果,多次往大医院里跑,还是没有查出什么毛病。他为看病请了不少假、花了不少钱,专家、家人都劝他放心,但他就是不相信自己没病。
纠缠于身体的细微症状,总觉得哪儿都不舒服,有可能得大病,这种对健康的过度忧虑,让王先生感到痛苦却无法解脱。专家则给出的解释是,疑病性神经症的表现,可能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来讲,疑病症患者人格特征更倾向于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疑病症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身体功能的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使他们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由于患者的注意力全部或大部集中于自身的健康问题,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常受到明显影响。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强迫人格,女性则与癔症性格有关。
一天最多做5次心电图怀疑自己“有病”
5年前,贾先生因生意压力过大开始失眠,以后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先后做了大量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胃镜,以及各种抽血化验,甚至连冠脉造影这样的有创检查也做了两次,最多时每天做五次心电图,但均未见异常。以后,他相继出现腹胀、呃逆、大便不正常等症状。由于各种检查均不能确定病因,贾先生思想负担日趋加重,以致没有心思打理自己的生意,影响了家庭生活质量。
甘肃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郭菊英主任医师说,贾先生属于躯体形式化障碍,此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躯体不同系统的表现,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憋气、气短、心悸、呼吸困难、胸疼、腹胀、腹痛、腹泻,有时稀便和便秘交替出现、头晕头胀等。其根源是自己的欲望与现实不一致,引发焦虑,并以躯体多系统症状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兴奋,这种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极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如果长期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还极易诱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等疾病,给患者造成痛苦。
小学生为考试也患“心病”
还在上小学的小宁对考试产生了恐惧心理。每次考试前一周,小宁就开始犯“心脏病”,表现为胸闷气短,还常常伴有失眠。可是到医院检查后,心电图显示一切都正常,这可难坏了家长。无奈,小宁的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她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咨询。经诊断,小宁患上了“考前焦虑症”“心脏病”,失眠也都是“考前焦虑症”惹的祸。
甘肃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郭菊英主任医师说,近年来,青少年患考前焦虑症的情况越来越多,孩子觉得学习压力大,在考试前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晕、失眠、肚子疼、胃痛,到医院做心电图、B超等检查却查不出任何病症。而考试结束后,这些症状又自行消失。其实,做重要事情之前出现焦虑是正常现象,正常的焦虑是一种保护性本能,不会对人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和干扰,可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但一些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而社会就业的压力,也让有些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这让家庭气氛也变得紧张、压抑,从而使孩子产生了焦虑心理。
老人过度紧张 对身体疑神疑鬼
陈阿姨是一名退休老师,一年前因腹部不适被诊断为胆囊炎住院,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自此以后,陈阿姨总认为自己的病没有治好,经常感到头皮发麻,肝脏、胃肠道都有病。因为医生曾经说过,胆囊炎也会影响到肝、胃功能。她照镜子时脸色略有不好,就认为病重了,更加焦虑不安,反复就医、检查,均无让她满意的答案。
郭菊英主任医师表示,人进入老年期,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身体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甚至患有躯体疾病。老年人面临的婚姻改变、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等,也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导致老人更加关注健康与疾病问题。而反复就医、过度检查、医源性暗示等,也会加重老人的疑虑。过度关注健康与躯体疾病,是老年人疑病症多发的软肋。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加,疑病症患病率近年来亦呈上升趋势。不过,另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以往多在老年人中出现的疑病症,已悄悄蔓延到年轻人中,这与压力大、情绪焦虑、生活不规律等有关。
医疗信息铺天盖 对号入座“逼”出病
在大学任教的张老师,性格内向,不爱和人打交道,整天就是看书、上网。前不久,无意中一称体重,原本就消瘦的他比原先又瘦了几斤。他联想到自己有好几天吃不下东西,怀疑胃有毛病。后来觉得呼吸困难,又怀疑是不是得了肺癌。到医院做了癌症筛查、胃镜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他不死心,到书店买了好几本医学类书籍,越看越觉得书上写的症状和自己的差不多,再看网上的健康信息,也感觉能“对号入座”,为此他忧心忡忡。
对于这种现象,专家解释,随着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健康信息越来越普及,难免有的人会自我对症。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身体出现一种症状,便对照医学书籍或科普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对医学的一知半解,他们通常是越比越像,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和紧张,周而复始地为莫须有的症状焦虑不安,由此而产生恐惧、悲观情绪,给家庭生活带来阴影,“疑病”就这样给“逼”出来了。
白领遭遇“手机幻听”
“我有时候接完电话把手机放到包里,可没过多久,仿佛听到手机铃声又响起,连忙取出手机,一看根本没有任何电话;甚至有时总想把手机拿在手里,生怕漏掉重要的电话和短信。”刘小姐对心理医生痛苦地说。26岁的刘小姐从事销售工作已经4年,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每天与手机寸步不离,以便随时接听公司或客户来电。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恐慌”,手机带给她的精神压力根本无从拒绝,想不紧张都难。
郭菊英主任医师介绍说,“手机幻听”的心理问题很大部分源于白领对高科技产品过分依赖所造成的心因性强迫。由于目前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已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正如长时间使用电脑、依靠键盘输入后会产生暂时性书写困难一样,“手机幻听”也是因为过度的手机依赖而产生的。另外,这种心因性强迫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是分不开的,越是工作优秀的人,越追求完美,因此强迫症状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人的病”,一般不需要治疗。
正常人也可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心理问题,由于“幻听”多是偶然出现,时间短、程度轻,所以一般并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人有压力、有焦虑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去解压和识别疾病。
“疑病症”要从心理来治疗
有资料表明,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患者中,疑病症患者占近20%。这类患者到处求医问药,总想解决躯体疾病问题,结果却于事无补。其实,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到精神卫生机构。专业治疗的前提是确保病人是“疑病”,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免误诊。治疗一般有两种方式:
心理治疗:这是治疗疑病症的基本方法。疑病症产生的原因与患者对未来感到不安、恐惧死亡、总想使自己摆脱痛苦或得到补偿等心理活动有关,也与其夸大、灾难化等认知偏差有关。心理治疗过程中,会尽量少与病人讨论具体的疾病或症状,而是主要一起探讨他们存在的冲突、困惑或被压抑着的痛苦,发挥患者解决问题的潜能,让他们有勇气面对不愿面对的心理根源,并合理给予疏解。
药物治疗:疑病症病人感受到的是不安、焦虑、沮丧、抑郁等精神痛苦体验,这些情绪反过来又加重疑病色彩,导致恶性循环,属于焦虑问题范畴。临床工作中多采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等情绪稳定剂来改善病人情绪,减轻疑病程度,一般都有很好的效果。
生活压力大 容易患“心”病
如今,患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据甘肃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郭菊英主任医师介绍说,从该院心理门诊问诊量的统计信息可以看出,患心理疾病的病人呈上升趋势。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工作压力过大。很多都市白领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长年累月压抑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并且经常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和调整,长期高负荷,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
第二,生活贫困。这一群体主要以下岗职工为主。一些下岗职工的就业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对家政、建筑等体力劳动不屑一顾,认为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一时间又难以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生活的窘迫所导致的心理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极易引发心理疾患。
第三,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升学压力繁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患者不在少数。学习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第四,社会压力。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发展迅速,有些人因自身或其他种种原因而难以及时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的脚步,从而产生挫败感、失落感、无归属感。
预防心理疾病 走出心灵误区
心理失衡是一种非健康状态,现代人的心理失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设法及时摆脱心理失衡状态,走出心灵的误区。专家建议,预防心理疾病,保持健康心态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应当有意识地培养乐观、豁达的个性,随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避免因外界事物变化对心理的冲击。
其次,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充实生活,有意识地摆脱无谓的心理压力。
第三,保持宁静。面对当今社会大量的信息大可不必焦急烦躁,手足无措。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情,以平和的心态掌握吸收现代信息知识的科学方法,提高应变能力。
第四,适当变换环境。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健康心态。
第五,紧追社会脚步。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顺应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