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推广张掖生态经济经验

时间:2014-08-22 19:09来源:大西北传媒-鑫报-张掖日报 作者:杨重琦俞晨元姜玉 点击: 载入中...
  内容摘要:甘肃省张掖市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已经走出了转型发展的拐点,证明了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着力点,以培育生态经济为主攻方向,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为解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普遍面临的各类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国家设立建设引导资金,开展生态休息工程,允许适当整合相关专项资金,设立专项贷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大西北网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中办、国办、中财办报送了题为《应对当前着眼长远把培育生态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张掖市转型发展的实践与借鉴》的简报信息,期间,充分肯定了张掖市坚持发展生态经济走出转型发展拐点,值得推广借鉴。
  
  保护生态环境能否让百姓致富,发展生态经济能否带动地方繁荣,是困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一大难题,也是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一个难点。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根基,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挖掘生态环境的市场价值,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推动转型发展,取得了一些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
  
  坚持发展生态经济
  
  张掖转型发展已经走出拐点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是沙漠戈壁中的绿洲城市,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全市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1区5县,总人口128万人。市域面积一半以上属于祁连山水源涵养区,近一半与黑河湿地相连。当地人概况,张掖是处在一个多姿多彩自然生态景观线与绚烂神奇丝绸之路文明线的交汇点上。从大的自然环境背景看,如果张掖北部的沙漠向南侵袭,丝绸之路就不存在了;如果南部的冰川保不住,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就保不住,丝绸之路也就不存在了。
  
  在这种丰富多样又时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下,张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明确了转型发展的战略取向。
  
  张掖市提出了“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理念,科学把握绿洲生态的特性,把水和湿地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并积极申请建立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工业弱市,张掖没有走工业捅破的路子,而是积极挖掘生态环境内在价值,把宜居宜游作为首位产业,作为带动发展的主导和支柱。近年来,张掖把过去的荒山丘陵开发成国家丹霞地址公园,将城边的沙漠建成国际沙漠体育公园和国际赛车城,在黑河两岸沼泽滩涂上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将生态、旅游、文化融合为一体,打造了一系列靓丽名片。2010年,张掖全市接待游客1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16医院,占GDP的4.4%,到2013年,游客捅破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8医院,占GDP比重达11.6%。在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形成了消费经济、服务经济拉动增长的良好格局。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在水资源有限,农业种植面积有限的背景下,张掖坚持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效益的理念,在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平衡的背景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民提供可持续的增收渠道;在工业方面,张掖没有通过矿产资源的大开发来发展工业,而是以不影响生态环境和首位产业发展为前提,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取向,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一是发挥生态农业的基础,发展马铃薯、牛肉、红枣等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一批大项目正在建设中;二是利用戈壁滩的土地和光照条件,大力发展光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将建成一批能源基地;三是对矿产资源,强调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
  
  国家发改委在简报中指出,六年前,张掖市委开展了一次思想解放、战略定位、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的大讨论和新探索,提出了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明确了转型发展的战略取向。
  
  张掖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是顺应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重新挖掘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通过创新性地把宜居宜游作为首位产业,带动服务经济率先发展,再通过服务经济拉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发展,从未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让百姓都能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价值。“立于生态”,前提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基于对绿洲生态的科学认识,张掖这几年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特别是注重天然绿洲的保护。近年来,许多地方领导都要求摘掉自然保护区的帽子,缩小自然保护面积,张掖却积极申请建立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虽然会约束一些开发行为,但却提升了区域的生态功能,规避了与下游的分水之争,并为张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创造了条件。
  
  经过几年的实践,张掖已经度过了阵痛期,转型发展已经走出了拐点,这两年已经明显感受到发展生态经济的成效。首先是生态环境在改善,2008年至2013年,核心生态指标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由9.17%增长到13.04%,湿地面积由21.04万公顷增加到25.34万公顷,湖泊面积由644公顷增加到1050公顷;其次是居民收入在增长,2010年至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甘肃全省0.7和0.6个百分点,2013年分别增长10.3%和12.8%;三是产业结构在优化。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却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之比是27.6:35.7:36.7,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和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率均超过50%,形成了服务经济带动的发展格局;四是增长速度在加快。近年来,张掖经济增长速度大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去年,省政府考核的主要经济指标绝大部分高于全省,特别是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速分别位列全省第9、第3位,都比上年前移了5位。
  
  借鉴张掖转型发展实践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国家发改委在简报中明确指出,借鉴张掖转型发展实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
  
  目前,全国正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寻找新的投资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更好滴结合起来,让每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包含更多科技含量、就业容量和生态质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借鉴张掖转型发展的实践,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着力点,以培育生态经济为主攻方向,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
  
  目前,许多重点生态功能区都与张掖类似,都认识到发展生态经济的长远效益,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但在实践上,还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任务重、改善民生压力大、发展生态经济启动难等问题,迫切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引导。
  
  首先是,尽快设立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导资金,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着力点,加快培育生态经济发展。通过国家资金的引导,化解生态经济启动难、启动慢的制约,鼓励市县政府按照资源环境特点,在生态旅游、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加工方面,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尽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优化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方向,共同引导这些区域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其次是,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把改善生态环境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虽然张掖生态环境指标在改善,但整体生态环境仍面临较大的挑战。雪线上移,冰川减少,天然林分布下限由解放初期的1900米退缩到2300米,改善生态环境,重要途径是转移山区人口,缩小放牧规模,减轻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迫切需要国家开展综合治理工程,统筹考虑生态修复与人口转移,创业增收等问题。
  
  三是允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适当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提高资金的规模效应和使用效率。目前,国家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生态农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许多专项资金支持,但大多囿于单一角度、单一领域,形不成合力,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建议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探索,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这一大战略,统筹整合使用相关专项资金,发挥好政府资金的综合效应。
  
  四是借鉴保障性住房专项贷款模式,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贷款,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启动阶段对商业资金缺乏吸引力。应借鉴保障性住房专项贷款的有益经验,以开发性金融机构为运作平台。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贷款,通过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稳定资金,引领社会资金平稳进入,以推动、生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结合一些地域生态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培育一些新的增长点。发展生态经济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经济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必须依托科技的力量。应抓住有利时机,发挥我国在一些基因科学方向的领先优势,加大资金投入,组织深圳华大基因这样高科技机构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合作,促进基因科学技术在种植,养殖业极其深度开放方面的广泛应用,塑造我国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的科技优势。
  
  六是加强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信心。实施主题功能区制度,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宣传引导,推广典型示范,改变观念认识,非常重要。张掖转型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成效,关键是张掖市领导能够坚持正确的理念和方向不动摇。目前,许多重点生态功能区虽然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重要,发展生态经济是方向,但由于缺少系统,完整的经验借鉴,普遍还存在只有工业化。通过大工业、大项目、大开发才能发展致富的观念,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我省将推广发行货车ETC卡货运车可实现不停车收费
  • 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 兰州机场举办“经兰飞·无忧行”中转品牌推广活动
  • 我省加快建设推广5G通信技术 在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鼓励企业搭
  • 兰州市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 兰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获国家发改委感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