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8月29日讯 据新华社报道,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这是高层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两次就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作出部署。此前国务院办公厅曾于7月份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引发市场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容的猜测。
业内人士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进一步扩大,是当前盘活货币信贷存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资产转换成为可流通资本市场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性的直接融资方式,能实现资本市场多个子市场的相互连通,促进金融资源在整个金融市场当中的流动性,增强金融市场运行的效率。
“这是盘活资金存量的重要一步。扩容之后,更多金融机构可以参与到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中来,必将有利于信贷资金的优化使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此前在公开场合也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正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可以为商业银行盘活存量创造重要的出口,可以更多地利用好市场的潜力,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是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决策部署的具体措施,也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可以有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而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则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料显示,我国自2005年启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发行了17单产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有所停滞。2011年再度重启后,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在内共有6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发行。
“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多集中在国有大银行,试点扩大之后,中小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有望参与其中。”郭田勇认为,相比大银行而言,中小银行资金相对紧张,对信贷资产证券化更为迫切。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之后,中小银行可以配置的信贷资金将更为充裕,从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商业银行把一部分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就可以腾挪出更多的信贷空间,在保证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好的金融支持。”谢多称。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扩容还将有助于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收缩银行资产负债表。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品种,丰富固定收益市场的产品层次,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享受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成果。
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如何平衡创新与安全至关重要,而本次会议也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会议确定,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试点工作。一要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二要在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将有效信贷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等建设。三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产品标准和监管规则,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既加大创新力度,又强调加强监管,这体现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一贯思路。”郭田勇认为。
资料显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8年来运行良好,并未出现违约和现金流中断情况。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96亿元规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