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的女留学生,不是必须受到公众审视与追问的公众人物,而且在遭遇最大的不幸之后,其家属不被打扰、不被公开的隐私诉求,应当得到尊重与保护。
4月15日波士顿爆炸案,造成我国一名留学生不幸遇难、一名留学生身负重伤。国家主席习近平特意委托有关部门,转达了对遇难学生的悼念、对受伤学生及两位学生家属的慰问。
一位中国公民在异国恐怖袭击事件中不幸遇难,让人扼腕叹息。这也再次向世人证明,恐怖主义是反人类行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其袭击的对象或牺牲品。哀悼恐怖袭击事件的遇难者,当抛弃一切种族、意识形态的偏见,毕竟,死者为大,生命至上。
连日来,很多国人关注波士顿爆炸案,哀悼遇难者,为受伤者祈祷,但是,有些媒体、网友的表现,令人深表遗憾。
在遇难者家属表达“不愿公开死者姓名”的意愿之后,追问、猜测遇难女生和其家属具体信息的行为,却依旧在网络上蔓延。这样的举动,不仅是对当事人隐私权的漠视,也是对生命的亵渎。
在爆炸发生的次日,人们可以很轻易地在网上找到遇难中国留学生的姓名与照片。据观察者的统计,在社交媒体上,这位女性遇难者的名字已经成了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
那位不幸丧生于爆炸案的女留学生,只是一名遇难者,不是必须受到公众审视与追问的公众人物,而且在遭遇最大的不幸之后,其家属不被打扰、不被公开的隐私诉求,应当得到尊重与保护。
过去,公众呼吁国内公布突发事件的遇难者名单,主要是担心地方政府瞒报,逃避责任。而这次恐怖袭击事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亲属为避免被“二次伤害”,而拒绝公布死者的名字,也是他们的权利。公众应该尊重死者,尊重死者亲属的选择。
但意味深长的,是一些网民的反应。在网络上,“家属不愿公开死者姓名”这本身就成为极具热度的话题。不少网友根据这一家属意愿,或推测或暗示遇害人可能是“贪官子女”,甚至有网友建议“从这个疑点深挖人肉”。
这些反应令人遗憾。一个生命消亡的代价,是不是应当更加激起我们对于生命至上本身的感受?一场恐怖主义的爆炸案,一个如花生命的不幸,不是我们可以拿来作为反腐或揭黑的理由。生命的归生命,法治的归法治。在遇难者家属正在亲人永逝的悲恸中煎熬之时,这些无端的猜测,岂不令人心寒?
一些网友的怀疑可以理解,信任缺乏容易导致各阶层之间的猜疑。但是大家不应该无缘无故地猜测,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疑罪从有”,要求遇难者亲属出让他们的隐私权,特别是不应该亵渎遇难者,伤害他们亲人的感情。
一场发生在美国的爆炸案,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个同胞.的离开,让我们对恐怖主义的危害有了切肤感受,也促使我们反思,怎样真正确立尊重生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