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吆喝了一阵后,杨老汉的一辆老式自行车已经停靠在巷子的一块空地,忙开了他的营生。记者注意到,杨老汉的自行车是永久牌的,陈旧的已经看不出具体颜色,轮胎已被磨得很光滑,倒是车坐上磨刀用的一块擦刀布黑黝黝的,很是显眼……
磨刀半辈子,几乎就是杨老汉全部的营生。他告诉记者,除了每年大年初一给自己放个假外,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出门找“活”。看来,这条街是杨老汉经常光顾的地方。经过他这么一吆喝,杨老汉的生意就一下子来了——一家家面馆的厨师拿来了菜刀,还有周围的居民听到这熟悉的吆喝声后,也从四面八方赶来……
杨老汉支好车子,在一个小板凳上安好砂轮,接过递来的两把菜刀。掏出抹布,擦了擦刀上的菜渍,然后拿住刀背,挨个儿把刀仔细打量后,选定了一把需要砂轮打的菜刀,在砂轮上打磨开了。杨老汉说,磨一把刀有3道工序,砂轮打薄、粗磨、细磨,整个过程都在从车后架上卸下的一个小板凳上完成。
就在说话间,居民刘素英已经拿着要磨的菜刀来到了杨老汉的摊子前,因为刘大妈对这吆喝声再熟悉不过了。刘大妈告诉记者,他在杨老汉这里已经磨了十几年刀了。磨好后,刘大妈又打电话通知女儿拿着刀来磨。
“磨刀可是个良心活,看起来简单,但如果拿捏不好砂轮的速度、磨的力度和角度掌握不好,不但磨不快,还会把刀磨坏。”杨老汉一边磨刀一边对记者说……
杨老汉今年60岁,磨刀磨了半辈子。记者问他老家是哪里的,“我是榆中人,现在算是雁滩人了。”如果主人不急用刀的话,他还会停下手里的活,很有兴致地跟你说说自己家乡的事。
杨老汉告诉记者,在老家时,他是一个有名的“磨匠”,磨刀磨剪子更是小菜一碟,于是便投身于这个几乎零成本的行当。但现在磨刀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磨刀工也很难见到。据他所知,像他一样走街串巷的磨刀人现在在不断减少,而且磨剪子的生意几乎没有了。
“磨一把菜刀5元,好的时候,杨老汉平均一天能磨十多把刀,一个月下来也有1200多元的收入。过去,谁家的剪子、菜刀钝了,总是由这些走街串巷的匠人磨一下。现如今却很难听到“磨-刀-嘞!”的吆喝声了,很少看到磨刀老人的身影了。”杨老汉告诉记者,虽然每天的收入只有三四十元,但他已经很满足了。只要身体允许,他说会一直这样走街串巷地吆喝下去……记者 施梓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