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北京798会场人头攒动,四周漆黑,只剩下舞台闪亮,场下摄像机严阵以待,还有黑压压的一片手机对着舞台狂拍,期间伴随着一阵阵的尖叫声。这不是明星的演唱会,而是小米手机的一场新闻发布会。
雷军(微博)站在舞台中央,用自己不标准的口音和与乔布斯极为神似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手势,在向米粉们自豪地宣布小米2的顶级配置。而粉丝们不时的鼓掌和起哄,也让这场发布会更像是偶像和粉丝的见面会。
当天,小米手机2正式发布,售价与一代同为1999元,将于今年10月发售。
2010年小米诞生,在过去的两年里,这家公司开创了互联网营销的楷模,利用粉丝经济和轻资产模式,逐渐赢得关注。这个有点“横空出世”的公司,尤其是相比传统的手机制造商,无论是它的轻资产模式,没有工厂没有渠道;还是它的营销模式,靠互联网营销。小米都有那么点“邪门”,迄今为止300万部的手机销量,增长速度惊人。
米聊PC版叫板微信
在米2的发布会上,新版米聊PC版也现身。PC版与MSN界面相似,比MSN界面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更简洁明了。此前8月8日,小米正式对外宣布收购MSNLite团队。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也曾明确表示2012年将是米聊发力的一年。
不过米聊遇到的对手太过强大。据易观国际的统计,今年一季度,移动IM注册用户市场份额,微信占据15.2%,米聊仅为1.8%。据腾讯公司公布的截至2012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QQ服务活跃账户数已达到7.52亿,其中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1.67亿,而即便是米聊的直接对手—— 微信,用户数也已经过亿。根据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称,米聊同时在线人数才刚刚超过100万人。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表示,米聊对腾讯是自不量力,一个是小孩,另一个已是巨人。艾瑞移动互联网分析师王影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竞争不仅仅在于本身产品的质量,还有就是推广渠道、团队和资金的力量,腾讯的微信本身产品优势明显,再加上腾讯在PC以及移动的地位,米聊还无法撼动微信的地位。
洪仕斌补充说,腾讯毕竟是抓住了用户,米聊对腾讯的影响是来自于多少人会用小米的手机。而从产品端入口,一旦产品端被更换,用户就可能都没了。
人均利润80万
2011年8月小米发布了世界上首款1.5GHz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Android OS v2.3+MIUI的操作系统,售价1999元。而联想手机在其7个月后,2012年3月才推出自己首款双核1.5G手机乐Phone K2,且标价为3299元。
配置超前,价钱“抄底”,小米手机超高性价比成为绝对的亮点。时隔一年之后,小米又推出了四核1.5G手机,仍然保持自己高性价比的卖点。
截至2012年6月中旬,小米给出的官方数据是销售手机300万部。据小米官方对《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小米公司员工约为1500名,300万部销售收入共为59.22亿元,人均销售额约394.8万元。此前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微博)称每部小米手机利润为800元,雷军回应称才200元,此前媒体报道称至少400元,以400元每部来算,小米公司人均创造的利润也为80万元。
这对于传统的制造业都是无法想象的奇迹。没有一个公司能用这么小的体量去创造这么大的能量。
洪仕斌表示,小米手机做轻资产模式已经做到了极致,现在的大传播模式有利于像小米手机这种公司,而且创始人雷军的投资人和IT人的背景也让小米做这种模式能成功。小米现阶段应考虑将它的产品端进一步延伸,其次是应该从线上做到线下,比如像苹果一样建实体店。
没有实体店是软肋
目前,小米除了官网发售和通过运营商合作的渠道之外,没有在传统渠道发售,也没有小米的体验店。在小米初期,不走传统渠道而走这两种渠道销售为小米节省了很大一部分营销成本。但迄今为止,小米仍然没有建立任何传统渠道。小米被业内认为是深度仿效苹果公司,但即使是苹果公司,也建立了实体店,让用户去亲身体验。
另外,一年一款手机,对小米而言是不是最优的选择。苹果的产品研发和质量优势并不是能够普遍被学习的,苹果的战术对大多数不具备实力的公司来说,仍然是难以效仿的。
洪仕斌表示,它应该跟苹果一样建立一些实体店,中国的消费者还是以眼见为实,还是希望体验。
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协会副会长孙政权称,虽然现在很多企业模仿小米手机,但无法与小米竞争,因为商业模式不相同,无法实现小米对整个渠道和产业链的控制。但小米需要尽快与各大运营商等大的合作伙伴合作,将先发优势保持下去,从而保持行业第一的位置。
300万部对小米来说的确是个可喜的成绩,但据赛诺6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市场前3名分别是三星、联想和华为(微博),小米并未进入TOP10的名单里。
此外,随着小米手机销售量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工艺质量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从米1初期的高投诉率到此后用户的一些反馈,小米的手机质量不是太令人满意。
消费电子分析师梁振鹏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小米手机销量没有进入中国手机销量前10名,增长速度虽然不错,但现在的问题是产品线太少,还有就是随着竞争者越来越多,性价比优势逐渐弱化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将手机工艺的控制和提升放到核心的位置。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