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J-20战机试飞
中国空军双轨提升战力
建设空中力量,加大投入固然重要,但走对道路更为关键
隐形战机频繁试飞、舰载机模型现身航母……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近来的一系列醒目动作又成了西方舆论的谈论热点。美国《航空周刊》3月20日刊发题为“中国空军现代化的双轨路径”的文章,对中国战机的研发和装备情况品头论足了一番。文章称,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一支装备1000架战机的现代化空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正在研发高性能隐形战机、新式轰炸机甚至是空天作战平台。
做实三代追赶四代
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航空工业强国的军用飞机研发、生产体系已有近百年历史,中国是绝对的后来者。中国空军现代化的驱动力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综合航天技术发展项目。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已发展出全套第三代军用飞机,并在第四代隐形战机研发领域走在了前列。
根据《航空周刊》的文章,2008年,沈阳飞机公司开始交付配备国产发动机、雷达和武器的歼-11B战机,这被视为中国现役“最强大的国产战机”;2003年至今,成都飞机公司已生产超过200架单座的歼-10A型和双座的歼-10S型战机,同沈飞歼-11B型战机构成“高低搭配”;与此同时,中国空军与海军已接收约170架歼轰-7双引擎战斗轰炸机。
在轰炸机方面,与美军升级轰炸机的思路类似,中国轰-6K轰炸机也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引擎,重新设计过的机鼻内换装了先进雷达和光学设备,此外,升级版还可挂装6枚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除战机和轰炸机,中国还发展出一系列空中预警平台,其中高端型号“空警”-2000和以运-8运输机为平台、采用平衡木雷达天线的“空警”-200都是中国军队自用型号。另一种采用碟型雷达罩的ZDK-03型预警机则是为巴基斯坦设计的。
在升级、改进第三代战斗机的同时,中国还紧跟隐形战机潮流。《航空周刊》猜测,成飞的歼-20隐形战机首飞后,沈飞仍在自筹资金研制中型隐形战机,可能称为“歼-60”。
《航空周刊》对中国空军实力的描述不算夸大。有专家指出,不断升级、改进现役第三代战机可确保中国空军战力稳步提升,同时研发隐形战机又能抢占空战先机和制高点。这种双轨发展模式显然是中国空中力量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捷径。
瞄准海洋和太空
受装备限制,中国空中力量目前还无法像西方同行那样深入大洋作战。不过,随着航母平台和舰载机的逐步成熟,这一局面有望在短期内得到扭转。
《航空周刊》认为,经过去年的陆地起降演练后,沈飞的舰载机歼-15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部署在中国第一艘航母上进行试飞。另外,最初的中国舰载机编队还将包括中国研发的直-8预警直升机和俄制卡-32反潜直升机、卡-31预警直升机。
中国空军的跃进式发展或许还表现在对空天飞机的研发上。美国空军最先进的X-37B无人空天飞机去年升空后,至今仍在太空执行“神秘任务”。一些西方媒体甚至猜测X-37B的任务就是“监视中国空间站”。对于美国的空天飞机,中国并非无计可施。《航空周刊》猜测,中国的“神龙”小型空天飞机可能已在2010年底前完成了最初的亚轨道试验,最终将发展成为类似X-37B的空天飞机。
有专家说,如果美国媒体的报道属实,发展与航母配套的舰载机和空天飞机表明,中国在按部就班地建设现代化空中力量的同时,还在向海洋和太空这两大新领域发力,这同样可被视为战略发展方向上的“双管齐下”。由此可见,建设空中力量,加大投入固然重要,但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更为关键,而中国的成功正在于此。
彻底丢掉军购拐杖
前段时间,有一则关于中国将从俄罗斯购买48架苏-35战机的消息被俄罗斯媒体炒得火热,但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随即否认了相关传言。不可否认,中国的军用飞机制造业确实曾长期受惠于俄罗斯(前苏联),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今天的中国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完善的军用飞机研发、制造体系,基本摆脱了对外依赖。也就是说,即便中国空军现在需要购买战机,也可能仅是出于补充数量或应急需要,并不是非买不可。
目前,中国正着力发展舰载机和隐形战机,这显然是瞄准以前没有涉足过的尖端领域,以避免将来在这两方面受制于人。令人欣慰的是,歼-15舰载机、歼-20隐形战机已经成功试飞。有了这两张王牌,中国建设空中力量就能彻底丢掉军购这根“拐杖”。(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