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因“滩”扬名的非“雁滩”莫属,据说在清初,雁滩从东往西依次有18个夹河滩,互不相连,人称“十八家滩”。然而一直以来鲜有人知的是,在七里河一带的河道边缘,曾经也有很多滩,比如“三滩”一带除了营门滩、马滩、崔家大滩外,曾经还有尹家滩、大滩、马滩上滩、黄家滩、马滩下滩、俞家滩等;而我们所熟知的金港城、小西湖曾经也都是“滩”。原来,七里河的滩并不比雁滩的少,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七里河那些曾经的“滩”逐渐浮现。
“三滩”原不止三个滩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沉寂多年的“三滩”已经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在兰州,很多人都知道“三滩”,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三滩”原本不止有三个滩。
在老马滩人的记忆当中,“三滩”一带从前除了营门滩、马滩、崔家大滩外,还有尹家滩、大滩、马滩上滩、黄家滩、马滩下滩、俞家滩等。马滩村78岁的陈老先生告诉记者:“明清时期,黄河流至陈官营从主流分出一条向南的支流,顺着陈官营村东北崖坎至范家坪边缘部分向东,形成‘崔家大滩’,再从崔家大滩村东又分出一向南的支流在崔家崖村北汇入黄河主河道,形成‘营门滩’,营门滩西支流在上个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时候筑坝堵截,被村民平为农田,而崔家大滩村西的支流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大金沟泥石流堵塞断流,在营门滩的东北和穴崖子的西北方向,形成河漫滩,我们都叫‘尹家滩’,当时都有人种庄稼呢。”
据陈老介绍,黄河水在秀川穴崖子村向北流,又分出一支流,这条支流经土门墩与马滩上滩南边的支流汇合形成“大滩”,再向北依次又有“马滩上滩”、“黄家滩”和“马滩下滩”,在马滩下滩东北还有一个“俞家滩”。这些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合作社时期为了防止水患,曾筑坝护滩、堵塞支流后才形成了现在的“马滩”。
河滩远去城市崛起
在陈老的讲述中,记者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所熟知的金港城、小西湖一带曾经也都是“滩”。
陈老告诉记者,黄河在流经郑家庄村北、靠近南岸的地方曾经也有一个滩,有很多耕地,但是没有农户居住。大约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治河淤地、拦河筑坝、平为农田,发展到后来,就是现在的金港城。
“而在距今小西湖广场北不远处的黄河南岸地带,离岸大约10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河漫滩,当时西园村的村民都在那里种植韭菜,后来滩西端被相关部门开辟为机关农场,当时叫‘西湖滩’。分出的支流在磨沟沿汇入黄河,经白马浪就进入了城关区,此地也有一个滩,我们都称‘骚狐滩’,那里也有西园村的村民在种植果、菜,后来大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也被相关部门开辟为机关农场。”陈老说。
后来,西湖滩一带的南河道被泥沙淤塞,加上70年代西园村农民治河淤地又将骚狐滩的西支流堵塞,黄河主河道被‘捋’直,滩南的河床和滩地全都变成了农田。后来在1982年被市政府征用,建成现在的小西湖公园,又填河筑路修建了南滨河路。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