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女子捏5岁娃脸让其唱儿歌 竟挨了孩子一耳光

时间:2014-09-16 08:46来源:大西北网-华商网 作者: 郑唯舒 点击: 载入中...

  漫画/王启峰 

  大西北网9月16日讯  一向爱打麻将的白女士很久没有出去和老友们活动,子女们觉得奇怪。追问才知,她和多年的好友兼“麻友”56岁的樊女士“闹翻”了,起因是:她在老友家挨了5岁小孩一巴掌。

  朋友家挨小孩一巴掌 她与朋友“反目”

  白女士53岁,家住西安城南友谊小区。每周三下午两点,是她和老友们打牌的日子。9月10日轮到樊女士“坐庄”,牌局还没开始,白女士和朋友就提早赶到樊女士家,边等边聊天。

  大家聊得正开心,樊女士5岁的小孙子路路满脸通红地回到家里,白女士特别喜欢路路,放下手里的麻将,把孩子叫到身边说:“来,给奶奶唱首儿歌。”小路路把头转向一旁说“不。”白女士以为路路害羞,就捏了捏路路的小脸说:“唱个歌,奶奶给你一块钱。”路路边挣脱边说,“不嘛!放开我!”

  突然,“啪”的一声,路路扬起右手,在白女士的脸上打了一下。

  挨这么一下,白女士愣住了,很久没回过神,“当时屋里有9个人,看见这情景,大家都安静了片刻,紧接着大家哄堂大笑起来。尤其是路路的奶奶,不但没有责备孩子,反而笑得前仰后合。我当时特别生气,感觉脸和耳根子火辣辣的。”白女士觉得非常没有面子,牌没打完就回家了。“我越想越气愤,就算她疼爱孙子,也不能由着孙子胡来吧。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家长就应立即制止。”白女士说。

  昨日,华商报社区记者见到了樊女士。说起这事儿,她显得很平静。“最近她不理我,想也是这事儿。当时我孙子可能是口渴了,但她还一直逗孩子,孩子生气很正常。”樊女士说,“事后想想,也觉得当时做法不妥当,没给老友面子,过两天等她气消了,我再带孙子道歉去。”

  幼儿推搡、打人、咬人家长别慌 孩子只是进入“心理反抗期”

  有带过小孩经验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幼儿阶段推搡、打人、咬人的现象并不少见,那么,这种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军说,孩子出现这样的举动是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家长不要过分解读,不要将其理解为带有敌意的攻击行为。

  “从3岁起,孩子便会出现‘心理反抗期’,随着孩子身体发育,力量逐渐增强,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他们内心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便会有肢体上的表现。这是成长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蔡军说,进入幼儿园大班后,孩子的攻击性会大幅减少。

  如何让顽皮的孩子“懂规矩”家长的态度决定宝宝的行为

  孩子虽然顽皮,但打人的习惯不可养成,当孩子用拳头表达不良情绪时,家长又该咋办?

  乐居场小区40岁的胡女士对此颇有经验。“我是一对双胞胎男孩的母亲,他们小时候特别调皮,也有打人的毛病,现在他们10岁了,完全改了这些坏习惯。”

  胡女士分享说,首先,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是制止后再“冷处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

  “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胡女士说,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

  胡女士说,宝宝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可爱的样子,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

  “孩子有攻击行为,家长应该引导,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多带孩子去室外释放自己的力量和能量。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礼貌和文明行为的教育。以身作则,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去感染孩子。”蔡军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西安增设“夜间预防接种门诊”
  • 西安市启动367个老旧小区改造
  • 西安330名援鄂医疗队队员结束集中休养
  • 4月10日起西安北站开行旅客列车
  • 盛达集团董事长赵满堂到西安汉城妇产医院检查指导工作
  • 西安城墙和大唐芙蓉园景区每日预约门票上限调至1万张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