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刑警从警35年用枪两次:带枪主要是为壮胆

时间:2014-03-22 09:22来源:西部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像这种射击训练的机会,在普通基层民警中并不多
 
      大西北网3月22日讯   据西部网报道    “一旦枪出事,在酿成悲剧的同时,警察往往也是受害者。”这是许多中国警察的共识。在许多老警察记忆里,手枪一度曾是随身携带的武器。然而,在一系列警察涉枪的尴尬事件后,枪支管控越来越严格,渐渐地,出现了领导谈枪头疼、民警躲避领枪的尴尬局面。
 
       出差带枪还是不带枪,这件事让张警官纠结了好一阵子。
 
       张警官是陕西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人。3月中旬,因为一起刑事案件,他和同事要去南方出差。出于安全考虑,县局领导建议他们带枪,以防万一。
 
       但张警官最终放弃了领枪。他向局长提出,宁愿多带两个人,也不愿意带枪。“太操心了,不仅自己操心,也让领导们操心!”
 
       实际上,对警察来说,配枪的安全责任甚至和自身安全同等重要。他举例说,有一次自己和同事带枪出差办案,领导“关心枪”的电话一天能打十多个,“都怕出意外,都不希望出事”。
 
       从警30多年的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西安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副调研员邹少陶认为,由于多种原因,近年许多基层警队由于怕枪支出事,对枪支管理的严格程度有点因噎废食。他认为,无论是从现实的社会治安管理现状出发,还是从警察自身的安全出发,按照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佩枪应该是一线巡特警、刑警、治安警最基本的配置。枪支既要严格管理,也要活而不死。更要鼓励民警依法使用、果断使用,及时有效的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像这种射击训练的机会,在普通基层民警中并不多
 
      “一旦枪出事,在酿成悲剧的同时,警察往往也是受害者。”这是许多中国警察的共识。在许多老警察记忆里,手枪一度曾是随身携带的武器。然而,在一系列警察涉枪的尴尬事件后,枪支管控越来越严格,渐渐地,出现了领导谈枪头疼、民警躲避领枪的尴尬局面。
 
      出差带枪还是不带枪,这件事让张警官纠结了好一阵子。
 
      张警官是陕西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人。3月中旬,因为一起刑事案件,他和同事要去南方出差。出于安全考虑,县局领导建议他们带枪,以防万一。
 
      但张警官最终放弃了领枪。他向局长提出,宁愿多带两个人,也不愿意带枪。“太操心了,不仅自己操心,也让领导们操心!”
 
      实际上,对警察来说,配枪的安全责任甚至和自身安全同等重要。他举例说,有一次自己和同事带枪出差办案,领导“关心枪”的电话一天能打十多个,“都怕出意外,都不希望出事”。
 
      从警30多年的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西安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副调研员邹少陶认为,由于多种原因,近年许多基层警队由于怕枪支出事,对枪支管理的严格程度有点因噎废食。他认为,无论是从现实的社会治安管理现状出发,还是从警察自身的安全出发,按照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佩枪应该是一线巡特警、刑警、治安警最基本的配置。枪支既要严格管理,也要活而不死。更要鼓励民警依法使用、果断使用,及时有效的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五条禁令”与“严控用枪”
 
       在警官李铁(化名)的记忆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基层派出所是有手枪的。每每出重大案件现场或有紧急任务,所长就会让大家带上枪再出发。“当时派出所的内勤既管钱物,也负责枪支保管。手枪一般都是和钱一起放在保险柜里。”
 
      大约是在1998年,李铁所在的派出所一夜之间被盗,保险柜里的三支手枪全部丢失,一度惊动省公安厅和公安部。两年后,三支手枪全部被追回,原来是一伙专门偷盗派出所的流窜犯所为。
 
       此后,李铁所在的地市公安局统一出台枪支管理规定,要求派出所不得再存放枪支,所有警用枪支收到区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统一管理,并建立枪库。一旦工作需要用枪,由警察本人提出申请,科所队长签字,然后由主管副局长或局长签字领取。
 
       李铁说,实行枪库管理后领取手续非常繁杂,加之基层警察认为许多时候带枪没有必要,甚至还是一种负担,慢慢地,大家开始对枪支变得疏远。
 
       陕西省公安厅一位老处长回忆说,基层公安机关对警用枪支开始“严管”大概是在2003年“五条禁令”的出台后。他坦言,“五条禁令”对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严管公安队伍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正是因为“五条禁令”近乎严苛,使许多基层警察对枪支开始敬而远之。
 
       禁令中涉及警察用枪主要为头两条: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同时规定: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邹少陶还是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公安局的一名普通警察。当时一线警察基本上都是各自保管各自的枪。冬天时手枪一般都是装在胸前的口袋里,其他季节都是别在皮带上。
 
       1985年年底的一天,时任耀县公安局治安股副股长的邹少陶到山阳出差顺便回家。在当时的长安县韦曲汽车站准备下车时,突然看到几个年轻男子正在人群中偷钱。邹少陶一把抓住其中一个男子衣领,大喝一声“干啥!”
 
       这时,人群里窜出来几个青年,边向邹少陶扑过来边嚷嚷:“你就多事得很!”。眼看寡不敌众,邹少陶从棉袄的胸前口袋里掏出了手枪,枪刚一亮出来,几男撒腿就跑。最终,一男子被邹少陶扭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当时的《西安晚报》还以《探亲途中擒窃贼》为题做过报道。邹少陶说那个时代有枪装在身,自己感觉胆子很正,不论是出差抓罪犯还是平时执行任务,即便在危急关头,对方人再多自己也不怯场。
 
       有老警察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之所以对警用枪支管理更加严格,以至于出现了警察手中无枪的局面,主要是个别基层警察疏忽大意和素质低下,导致手中的枪屡屡出事扰民。
 
       电视剧《一二一大案》曾一度风靡全国。故事背景发生在1997年岁末的古城西安,围绕沣河派出所老张赴陕西办案,途遇车祸,因抢救旅客失血过多而晕倒,随身携带的六四手枪不翼而飞。剧中西安刑警的本色演出加上精彩而真实的剧情,都让这部连续剧成为经典。
 
       但据马仁华介绍,《一二一大案》的真实背景是西安市北郊某派出所值班所长,把装有子弹和手枪的枪套随意放在了办公室桌子上,结果被犯罪分子从窗外拿着杆子和铁丝钩走。后来枪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找到,但有关警员和领导均受到纪律处分。
 
   >>现场总是瞬息万变,一旦掌握不好就会“惹事”?
 
       西安铁路公安局一位曾在基层派出所任职多年的老警官说,由于铁路车站属于人流比较复杂的特殊场所,尽管地方公安对枪支管理特别严格,非特殊任务一般不带枪。但据他所知,西安铁路系统许多派出所的警察,上班执勤期间都是佩戴枪支的。铁路刑警小贺告诉记者,就他自己身边许多同事的想法,除非情况非常特殊危险,一般警察都不怎么愿意主动带枪。主要原因一是上级对枪支管控越来越严格,枪支领取和交还手续严格繁琐,会占用疲惫不堪的警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一旦发生丢枪或误伤事故,丢掉工作不说,严重的会被判刑。
 
       小贺曾做过多年铁路乘警,列车上人多情况复杂,乘警一般都配有手枪,但到站后休息期间,枪支要交到当地车站派出所保管。自己做乘警五年,佩枪更多起震慑作用,从来没有实战操作过。
 
      小贺的同学,在陕西某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工作的罗警官认为,在这次昆明暴恐事件前,巡警每天在路上需要调停处理的多是诸如汽车剐蹭、醉汉打架、邻里吵骂等琐碎纠纷。枪带在身上难免分心,所以他们上街巡逻一般只带警棍和手铐,很少带枪。罗警官坦言自己从警12年从未实战用过枪。许多同事其实都对枪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都不希望配枪,“许多事情证明,一旦枪出事,在酿成悲剧的同时,警察往往也是受害者。”
 
       就他这些年的工作经验而言,许多案件现场大多时候没有用枪的机会。这些年自己每年摸枪的机会最多只有两次,那就是实弹射击的时候,每次五发子弹,枪柄尚未握热,射击已经结束。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4-03/22/content_10904001_4.htm
 
      警察到底该不该随身带枪,何种情况下才能用枪?
 
      罗警官认为许多时候现场总是瞬息万变,一旦掌握不好就会“惹事”。他举例说,2011年7月,某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有人手持镰刀行凶。于是附近派出所警察赤手空拳出警处理,结果导致警察两死两伤。两年后的2013年5月,还是这个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仍是称有人持镰刀行凶。警方这次携带枪支出警,结果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被枪击后不治身亡,引发系列后遗症。事后该局领导苦恼地说:我都不会用枪了。
 
       72岁的程太洪退休前也是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的一名老刑警。他说在过去刑警与枪的关系一直是“枪不离身、人在枪在”。他说自己当刑警多年,也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枪支。那些年虽然枪随身携带,但子弹从未上过膛。他认为枪的主要作用是震慑犯罪分子。
 
      他感叹说,近些年之所以对枪管理过严,一方面是警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另外也是某些领导层“宁愿民警受委屈,不愿因枪受处分”微妙心态的反应。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4-03/22/content_10904001_4.htm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