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架武直10直升机在陕西渭南坠落

时间:2014-03-04 16:47来源:新浪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3月4日讯  经陕西消防证实,今日下午2点左右,一直升飞机在渭南固市镇农田坠落。(注:从图中看坠落直升机为我国最新型武直10直升机。)据目击者称,飞机在行驶过程中,尾翼突然发出一声巨响,随即直升飞机失控,坠落农田。目前公安及消防干警已赶至现场,受伤机组人员已被送往医院。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
 
  解析今天坠毁武直-10系低空“可控”坠落
 
  今天在渭南坠落武直-10现场的图片看,此机机身基本完好,并未出现任何燃烧。从这种现象看,这架武直-10攻击直升机可能为低空“可控”坠落——也就是在低空飞行中突然失速,飞行员紧急迫降。通过武装直升机特殊的抗坠毁吸收能量设计,保证乘员生存。
 
  解析直升机抗坠毁性
 
  如果飞机出现空中险情,固定翼飞机的驾驶员可以采用了跳伞救生,之后又发展了弹射救生系统。但国外军用直升机驾驶员基本上都没有采用弹射跳伞的救生方法(俄罗斯的卡-50除外)。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旋翼结构使直升机上难以找到一条安全的向上弹射跳伞的通道;二是直升机飞行高度低,向下弹射不大可能。此外直升机有自转下滑降落特性。
 
  国外军用直升机(包括武装直升机及运输直升机)为提高生存性,保护乘员生命安全,在发生意外坠毁时都具有一定的抗坠毁能力。直升机设计时对座舱、座椅、起落架、机身及油箱密封等采取了特殊措施,坠地时通过部分结构变形和破坏吸收或转化大部分撞击能量,使乘员所受冲击力最小,座舱尽可能保持完整,油箱及装有有毒气体的系统不破裂渗漏。因而,直升机坠地后机体和系统虽然遭到极大的破坏,但换来的是乘员不仅能够幸存下来,而且还能在危险环境中得以生存。
 
  目前,UH-60"黑鹰"直升机抗坠毁能力为95%,米-17系列直升机和直-9系列直升机设计时未进行抗坠毁设计,抗坠毁性能较差。
 
  而我国武直10武装直升机的抗坠毁性能很强,早在2001年,武直-10就按时完成国内以前从未做过的耐久性实验,为首飞奠定了基础。由于武直10需要大面积采用复合材料减重,但在中国这方面技术储备不足,复合材料底部抗坠毁特性研究这一重大挑战,602所通过合理选材、优化结构、建立理论模型和准确判别破坏机理,令直升机油箱底部复合材料机构抗坠毁性达到欧美同类水平,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2020年陕西计划解决和改善1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 陕西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境外输入11例
  • 陕西省抗疫情稳外贸一揽子政策“干货”来了
  • 兜底、督办、补贴陕西民政厅10项措施确保未脱贫人口清零
  • 陕西省18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备案名单
  • 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 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