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建、管、养”一步到位保村路畅通

时间:2015-04-01 06:10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4月1日讯 2015年2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国家地质公园附近,由贵德县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所设置的“道路运输治超点”正在作业,检查过往车辆是否有超限、超载行为。“这也是养路、护路的一部分,从去年9月设置这个治超点到现在,也有了一定成效。”贵德县道路运输管理所所长朱登坤说。

        据朱登坤讲述,自去年3月份以来,随着公路沿线砂料厂相继恢复生产,源头监管工作成为重中之重。随着22家砂料场的关停,以及在河西超限站、阿什贡村设立整治砂料运输车辆关卡等措施,对西久线、青关线及部分乡道的道路管养有了一定的作用。据了解,在2014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中上路巡查共1350人(次),清除路障38处,纠正各类路政违章187件,立案查处、结案59件,治理超限运输车辆177余台次。

        出门难、行路难、运输难。过去,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一度成为制约我省广大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离老百姓距离最近、服务最直接、功能最实际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农村交通面貌日新月异。路修通了,还需要好的养护和管理,我省各州、县积极参与,掀起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高潮。

        “在全长15公里、贯穿4村的‘下万公路’上成立起‘家庭养护工区’,及时发现道路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了交通事故,也方便村民们出行。”贵德县河西镇镇长奎文华指着眼前笔直的村道,向我们讲述着为村道养护成立的“家庭养护工区”新模式。2014年,河西镇下万公路开始尝试家庭养护工区模式。以户为单位,就近就地、分段包干,分户养护,充分利用农村公路沿线群众住户分布较广,针对道路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养护的有利时机,实行家庭养护工区工作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了解,近两年,贵德县成立了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从事具体的日常管护、监督。全县共配备乡级管理人员14人,村级道路养护专兼职管理人员119人,负责422公里的村级道路养护管理工作。

        海南州交通局局长王延廷介绍,2014年海南州农村公路列养里程6283公里,下达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1314.77万元。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全面纳入县乡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全州36个乡镇大力推进“乡道县养、村道乡养”的养护管理新模式,推行“家庭养护工区”,形成了“交通监管、乡(镇)负责、村委会监督、工区施工”的垂直性管理模式,使村道养护逐步有序规范。目前,我省以农村公路“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养护质量,着力构建“畅、洁、绿、美、安”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http://www.qh.xinhuanet.com/2015-04/01/c_1114829265.htm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西宁十大民生新闻巡礼·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全面建成
  • 宁夏生态环境厅:做好环评审批“加减法”助推项目落地“加速
  • 宁夏生态环境厅:做好环评审批“加减法”助推项目落地“加速
  • 青海省加速社保“减免返”政策落地
  • 2.5亿元投向青海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 青海探索监督执纪执法一体化,破解乡镇“零办案”局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