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3月24日讯 初春三月,洒满阳光的嘎嘉洛草原焕发出勃勃生机,草原深处不时传来骏马的嘶鸣,连同尼恰河畔感恩敬老院内的欢声笑语一同回响。
3月12日清晨,记者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感恩敬老院,被敬老院内的基础设施深深震撼。整齐的平房坐落在东西两旁,正中间是一个广场,广场上的国旗迎风飘扬,一群老人正随着祥和的音乐跳着锅庄,广场旁边是一些健身器材和长椅,三三两两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着,个个显得精神矍铄。
餐厅里,火炉上的酥油奶茶散发着沁人的芳香,老人们正在喝着奶茶,看着电视上的娱乐节目,有说有笑。今年71岁的才仁桑周是来自多彩乡的五保户,他到敬老院已经有10年了,他说:“如今,我们老人们日子过得安逸啊!住着宾馆式的房子,吃着‘皇粮’,拿着国家‘工资’,冬夏两季藏服免费提供,生病有人管,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临终有政府送终。”
这些五保老人之所以能安享晚年,得益于治多县一直以来将民生改善作为“重头戏”,投入真金白银、真情实感,把老人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看待。
追溯到2002年,治多县筹划建立了治渠敬老院,当时敬老院面积1500平方米,只能供养32个老人。地震灾后重建时,治多县投资890万元,改扩建敬老院,并改名为感恩敬老院,改建后敬老院面积达3000平方米,供养了90多位五保老人。
改扩建后的感恩敬老院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台阶,里面的老人全部实现了集中供养,从老人们进入敬老院的那一刻起,衣、食、住、行、医、乐等全部由政府“埋单”,就连老人的丧葬都有敬老院内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
比如在饮食方面,敬老院根据藏族的习惯,为老人们提供了酥油、炒面、酸奶等食物,饭菜荤素搭配,让老人们吃得开心,找到家的感觉。
治多县民政局局长普布才仁自豪地说:“敬老院里有25个工作人员,他们是老人们的专属‘保姆’,每天除了照顾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外,还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喂水、喂药、洗脸,让老人们体验到了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敬老院虽然小,供养的五保老人也不多,但是里面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住房全部按宾馆标准布置,每位老人的宿舍都有近50平米,还外带一个燃料储备库,宿舍内沙发、茶几、电视、冰箱、火炉等家具一应俱全,为丰富老人业余生活,敬老院内还设有棋牌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根据藏民族习惯,还专门设了佛堂和嘛呢石堆,老人们在天气热的时候可以转嘛呢,天气冷了可以在室内佛堂诵经。
暖阳穿窗而入,照得宿舍里格外温馨。今年82岁的吾中,是来自立新乡的老人,身体瘫痪,常年卧病在床,老伴甘开照顾着她,看到有人到宿舍,吾中让老伴把自己扶起来,紧紧握住普布才仁的手,满脸喜悦地说着“挂真切”,记者发现宿舍旁边的燃料储备间里堆放着牛粪,甘开告诉记者:“虽然无儿无女,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像自己的儿女,我们吃得好、住得好、有人照顾,就连筷子和碗都是公家的,每个月还有零花钱,这样的生活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为给老人们提供亲情式、人性化的服务,敬老院内有医疗室和爱心平价超市,医疗室内还分西药室和藏药室,配有专门药房,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请了县医院专业医务人员,保证了老人小病不出敬老院医务室。
藏药室大夫索南闹布是青海医学院藏医学本科毕业的,在敬老院工作已经有七个年头了,这七年来给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民生改善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老人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这或许就是老人们的内心感受,甚至老人们的感受比索南闹布还要深刻。
感恩敬老院在2012年度被玉树州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13年被省民政厅评为“三星级”敬老院。治多县除了感恩敬老院外,还有一个敬老院,目前这两所敬老院很难满足对全县550个五保对象进行集中供养,为此,在尼恰河畔的幸福敬老院和长寿敬老院正在施工建设中,建成后将对全县550个五保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当记者离开敬老院时,看着对面两所正在施工的敬老院,心中不免多了一份期盼与牵挂,等这两所敬老院建好后,一定要再来看看老人在和谐社会里的幸福美满的生活,听听老人们的欢声笑语。
http://www.qh.xinhuanet.com/2015-03/24/c_1114738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