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6月2日讯 进入夏季,银川随处可见碧波万顷、湖泊棋布、鱼跃鸟鸣的美景。近年来,银川市加大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湿地生态逐年恢复,“塞上湖城”特色更加鲜明。据银川湿地办统计,目前,银川湿地面积已近80万亩,其中,近5年新增湿地13500亩。而随着湿地面积的不断增加,银川不仅湖泊多了,湿地鸟类、鱼类多了,空气也更湿润了。银川气象局最新监测显示,近5年,银川平均空气湿度增加3个百分点。
银川湿地位于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宁夏平原,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在西部干旱地区少见。2011年以来,银川市利用亚行贷款宁夏生态与农业综合开发-银川湿地项目资金、中央财政国家湿地公园补助资金对市域范围内的一些重点湖泊湿地进行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湖泊清淤疏浚等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500万元。同时,银川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实施扩湖整治、水系连通等湿地保护工程,新增湿地面积13500亩。
目前,银川市有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鸣翠湖、阅海、黄沙古渡、宝湖;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鹤泉湖;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3处湿地保护小区;8处市级湿地公园。银川湿地是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野生鸟类增至239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金雕、小鸨、大鸨、中华秋沙鸭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等19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24种。银川湿地共有维管植物255种。鱼类是银川湿地重要的水产资源,银川湿地鱼虾类现有31种,水产品总产量年均3.28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鱼米之乡。
湿地生态得到恢复,除了湿地自然景观得以重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空气湿度有所增加。昨日,记者从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的监测数据了解到,1951年,银川平均空气湿度为63.8%;随后急剧下降,1966年为52.3%;1980年51.2%;到2009年达到历史最低值为47.8%;近5年随着湿地恢复和增加,银川平均相对空气湿度增加3个百分点。气象工作人员表示:气候破坏起来很快,但恢复则缓慢,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仍需努力。(记者 陈秀梅)
相关连接
银川建成首批湖泊湿气气候监测仪
监测湿度、辐射、日照等10种数据
6月1日,记者从银川气象局了解到,目前,银川已率先建成首批湖泊湿地气候监测仪,为今后有效获取银川市湖泊湿地生态变化的准确信息,开展生态气象监测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银川气象局于2012至2013年申报了银川市政府项目——《银川市湖泊湿地气候监测体系建设》,2014年9月建成首批湖泊湿地气候监测仪,主要分布在宝湖、鸣翠湖、阅海和西夏风情园中,为无人自动化监测。
该监测仪主要监测湿度、总辐射、降水量、日照、蒸发、反射辐射等10方面的数据。据气象工作人员介绍,因首批湖泊湿地气候监测仪建成仅有半年时间,资料长度不够,分析银川平均空气湿度结果并不具备代表意义,因此,目前,只能以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为例初步分析。到今年9月份,即可实现湖泊观测数据共享及开展湖泊小气候条件研究,进一步开展银川湖泊湿地气候监测及评估。(记者 陈秀梅)
http://www.nxnews.net/ds/system/2015/06/02/011116031.shtml (责任编辑:鑫报)